目前,我國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,礦產開發結構發生深刻變化,資源利用、安全生產、環境保護水平提高,開發利用制度體系初步形成。 礦產開發結構明顯優化。通過整合,全國礦業權數量穩步下降,礦山企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。全國礦山數量從2005年的12.67萬座減少到2010年的11.25萬座,凈減少11.2%。在礦山總數大幅下降的同時,2010年,全國固體礦山礦石產量達到90億噸,比2005年增加38億噸。大型礦業集團為主體,大中小型礦山協調發展的礦產開發格局逐步形成。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提高。整合推動礦產資源向開采技術先進、開發利用水平高的優勢企業集聚。一批礦山采用科學的采礦方法和選礦工藝,開采回采率、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明顯提高。 礦山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水平得到提高。通過科學編制整合實施方案,合理調整礦區范圍,一大批歷史上形成的“樓上樓”、“礦中礦”礦業權重疊造成的安全生產隱患得到有效解決,礦山復墾和生態恢復取得了實效。 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長效機制得到完善。有關部門全面落實礦產資源規劃,推行礦業權設置方案制度,合理調控礦產開發總量、結構、布局和時序,保障礦業權合理布局;建立礦業權準入標準和退出機制,完善探礦權、采礦權管理;加快推進礦業權有形市場建設。目前,全國初步形成了促進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制度體系。 |